爱上海:台湾茶商世家林荣俊湖北“种茶”忙

台湾茶商世家林荣俊湖北“种茶”忙

台湾“乌龙茶”另辟蹊径。由于台湾一些茶山的生态环境被污染、破坏,出生于台湾高雄茶商世家、在台湾经营乌龙茶30年的林荣俊,决定到大陆为台湾高山乌龙茶寻求新的途径。为了寻找能生产高山乌龙茶的宝地,他踏遍了恩施州的许多地方。经过5年的考察比较,最后林荣俊先生选定了咸丰小村、二仙岩二地。这两个地方气候温和湿润,昼夜温差大,土质肥沃且富含硒元素,特别适合种植半发酵乌龙茶。他认准这是少有的,没有污染的地方,这里是真正能生产出上好的高山乌龙茶的宝地,他的“梦”从这里开始了。

1997年,台湾仁仁茶业投资注册成立了湖北仁仁硒茶公司,注册资本600万元人民币,企业主要从事乌龙茶的种植、加工和销售。公司与咸丰县政府签订了3150亩荒山的租赁协议和11000亩土地租赁意向,租赁期30年爱上海。从此,林荣俊先生就在大陆与台湾来回奔波爱上海419。公司建立初期,他每年只是在茶叶加工时在咸丰小村呆上2、3个月,现在则大部分时间都在小村,每年只回台湾3、4次。他说: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,我离不开茶园,这里已然是我的第二故乡。

“生态”种茶理念。公司成立之初,林先生从台湾空运引进优质茶苗,并在咸丰小村、二仙岩建立种苗基地,进行繁殖。他要让台湾“乌龙”在大陆“安营扎寨”,他要生产出真正天然、绿色的高山乌龙茶。

在林荣俊的茶园里,面对“芳草萋萋”的茶园,人们难免有些诧异,然而,林荣俊却显得十分得意。他说,他的茶园从不实施化学除草,如果用了除草剂,草是除了,可土壤也就板结了。为了土壤的“健康”,他在茶园里播撒油菜籽,他说没有其他植物伴生,种不出好茶。茶树上生了红蜘蛛,农技员要喷洒杀虫剂,可林荣俊却说,茶叶上有红蜘蛛说明茶叶没有被污染,况且,红蜘蛛有自己的天敌。他的茶园从来不施化肥,全部施用菜枯、黄豆粉等有机肥,除了施足底肥,还要在茶叶的叶面上喷洒豆浆、牛奶和红糖水。他说,他生产的茶是有机茶,是无任何污染的、标准的天然绿色食品。在茶工们的眼里,他对茶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,如此精心、细致和专注。

“天然”制茶方式。为了保持高山乌龙茶的香、醇,林先生对制茶颇有讲究。采摘、晾晒、制作每一个环节他都力求完美。他说:采摘的鲜叶要在遮阳网下晾到发出清香,才能进入加工制作工序。加工制作中盛茶的器皿要尽量避免用铁器而用瓷器。茶叶加工的燃料,不用煤、柴,而用电,他说这样既不污染环境,又能保持茶的清香。在他的精心经营下,现在公司生产的青心乌龙、白芽奇兰、铁观音、金萱、翠玉等高山乌龙茶具有香、浓、醇、韵、美五大特色,不仅深受台湾同胞的喜爱,而且也逐渐为当地群众所接受、喜欢。市场价格也比一般的乌龙茶高近十倍。产品除40%销台湾外,还远销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深圳等沿海城市上海品茶工作室。

“双赢”发展格局。目前,湖北仁仁硒茶公司在咸丰的投资总额达1050万元人民币。经过8年的努力,公司已建成初具规模的茶叶基地三个,面积达1400多亩。此外,公司还采取联办的形式,与小村乡的100多户农户签订了近200亩租种合同。他为茶农提供优质茶苗,还定期派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、负责收购合格鲜叶,形成了产、供、销一条龙的经营格局。2002年茶园进入采摘期,2004年茶叶产量达22000斤,产值200多万元,2005年,茶叶产量可达40000多斤,产值400多可达万元,不仅发展前景十分可观。而且当地农民也从中增加了收入,得到了实惠,同时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。目前,小村乡政府,计划用4年时间发展1000亩乌龙茶种植基地。

每当贵客临门,林荣俊先生都要亲手为客人沏上一壶上好的乌龙茶,让客人品茗。夜深人静的他也时常与茶为伴,独自品味。作为中华茶艺联谊会的理事,他说,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。台湾的茶文化既有中华茶文化的共性,也有自己的个性。他希望台湾的高山乌龙茶在咸丰有更大更好的发展。(恩台)

爱上海官网